印度智能手機品牌發生了什麼?

已發表: 2020-06-23

隨著印中邊境的緊張局勢,有一個遊說團體一直在呼籲抵制中國設備(尤其是手機)。 越來越多的人呼籲“鼓勵”印度品牌提供“外國”製造商產品的替代品。 我們不打算討論是非對錯,但事實上印度品牌和替代品確實存在。 由於智能手機是討論最多的,讓我們來看看它們。 就在大約五年前,印度品牌主導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

indian smartphone brands

目錄

2015 – 2020:印度品牌,從主導到死亡

聽起來很難相信?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五年前,也就是 2015 年,印度市場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品牌是:三星、Micromax、Intex、聯想(摩托羅拉)和 Lava。 這還不是全部,還有其他一些——Karbonn、Spice、Lyf、iBall 和 Celkon,僅舉幾例。 甚至以其他電子產品而聞名的品牌,如 Onida、BPL 和 Videocon,也有電話部門。

並不是說他們不必應對中國的競爭。
他們中的大多數今天已經消失了。 如此之多,以至於有些已經完全被遺忘了。

那麼出了什麼問題呢? 讓我們來看看。

印度智能手機品牌為何失勢:理論(包括陰謀論)

以下是印度品牌消亡的主要理論:

  • 中國人用更實惠的品牌充斥市場,並帶來了印度品牌無法比擬的巨額營銷支出。 從長遠來看,這導致了他們的滅亡。
  • 無論如何,大多數印度品牌只是“重新命名”了中國手機,並且出現了一個階段,中國人不提供印度品牌,而是推出自己的品牌,從而扼殺了他們,
  • 印度品牌總是存在質量問題,這使它們無法與中國同行相媲美。

與往常一樣,事實是其中的一部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中國品牌用低價手機趕走印度智能手機品牌”的理論有些軟弱,因為印度品牌在 2015 年並不是沒有中國的競爭。2015 年,小米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在印度成立一年,聯想和摩托羅拉是一個強大的組合,像 Vivo、Oppo、OnePlus 和 Gionee(還記得嗎?佐波)。

Whatever Happened to Indian Smartphone brands? - china smartphone brands

印度品牌旅正在以一定程度的舒適應對他們。 雖然一些中國品牌確實擁有巨額營銷預算,但印度品牌並不完全羞於高調的廣告活動——Micromax 曾讓 Hugh Jackman 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品牌大使,並以贊助板球錦標賽而聞名,Intex 擁有一支 IPL 團隊和Karbonn 甚至是冠軍聯賽 T20 和卡納塔克邦超級聯賽的讚助商。 中國品牌也不太可能有一個協調一致的戰線,因為一些受害者本身就是中國品牌——酷派、佐普、魅族、金立和樂視受到了同胞成長的重大打擊,榮耀也是如此。階段。

“進口和重塑中國手機”的做法是個問題嗎? 我們業內的許多消息人士表示,雖然它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太可能是一個實質性的影響,因為據說酷派這樣的玩家繼續為印度品牌供貨。 他們還指出,印度品牌在 12,000 盧比以下的市場上擁有非常強大的控制力,即使是小米也無法撼動,直到 2016 年推出 Redmi Note 3。事實上,直到 2017-18 年左右,大部分在印度表現良好的中國品牌專注於 12,000 盧比以上的價位——這是印度品牌從未表現出色的區域。

Whatever Happened to Indian Smartphone brands? - micromax china rebrand

至於質量問題,事實上,即使摩托羅拉和小米在預算水平上改變了預期,印度品牌的銷量仍然繼續超過它們。 事實上,NVIDIA 與 Lava/Xolo 合作開發了 Tegra 遊戲平板電腦,而英特爾與 Xolo 合作開發了第一款配備英特爾移動處理器的手機。 甚至谷歌最初也與印度品牌合作推出 Android One 計劃。 我們並不是說印度品牌沒有質量問題,但消費者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Jio真的傷害了印度品牌嗎?

我們聯繫的一些消息來源指出,印度智能手機品牌衰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Reliance Jio 及其超實惠的 4G 計劃在 2016 年的到來。雖然 4G 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它是一項昂貴的服務,而絕大多數印度品牌在提供 4G 產品的同時,主要專注於 3G 產品。 Jio 極其實惠的價格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突然間每個人都有一張 4G SIM 卡並想要 4G 手機。

Whatever Happened to Indian Smartphone brands? - jio 4g phones

根據許多說法,印度品牌對這種 4G 激增準備不足,不得不應對大量 3G 手機庫存。 以至於有一個階段印度智能手機品牌似乎幾乎消失了——到 2015 年底,Micromax 正在挑戰三星的第一名,但在 2016 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基本上都缺席了,以至於我們實際上在想“無論如何發生在 Micromax 身上”。 無論如何,中國人的行動要快得多。 我們的消息來源稱,3G 庫存問題也破壞了許多品牌經銷商的關係,為中國人打開了大門,其中一些人提供了極高的佣金。 最重要的是,這也是許多設計變化的時期——從使用玻璃到高顯示器再到多個攝像頭——都進入了廉價手機部分。

當印度品牌做出回應時(他們確實做到了),無論是在客戶方面還是在零售方面,都已經失去了很多優勢。 印度品牌不僅不再受到消費者的關注,而且還因庫存問題而大大削弱。 還有一種感覺是,許多印度品牌並沒有真正嘗試適應變化的市場,而是固守舊方法。 “我們的相機和顯示器從來都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沒有意識到聯發科處理器現在被視為劣質, ”一位印度手機品牌的前高管告訴我們。 “我們本應該帶著更好的產品回來,但資源非常緊張。

輸掉認知戰

但也許真正傷害印度品牌的是一種心態,而不是市場——認知。 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將印度智能手機品牌的衰落歸咎於印度科技媒體。 “我們從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一位印度手機品牌的前高管告訴我們。 “就好像我們只是因為國際品牌更貴而成為替代品。 當我們試圖製造更好的手機時,大多數人寫道,沒有人會相信印度品牌而不是國際品牌。 ” 這是我們早在 2014 年就注意到的現象:

出於某種原因,儘管 Micromax 取得了所有成就(而且這些成就相當可觀),但在許多“知情”用戶眼中似乎並不重要。 許多人甚至認為將 Micromax 手機與三星、索尼甚至小米等相對較新的手機同時提及是一種褻瀆

或許正因為如此,印度品牌衰落的速度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到 2018 年初,大多數印度品牌已經完全脫離了競爭。 Counterpoint 2018 年第一季度的統計數據中,前五名中沒有印度品牌。 今天,Micromax、Karbonn 和 Lava 是僅有的三個倖存下來的著名印度品牌,它們的市場份額總和只是五年前的一小部分。

有回去的路嗎?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些在五年前嘲笑印度品牌的消息靈通的用戶現在要求印度品牌捲土重來,擊退根深蒂固的中國反對派。 我們並不是說這是不可能的。 沒有什麼是。 老實說,我們希望為印度消費者提供更多來自更多地方的選擇。 那將是如此強大。

當然,這一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一個希望讓當前玩家感到不安的印度品牌(許多人忘記了它不僅要對抗中國,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品牌),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和足夠的耐心來參與這場戰鬥。 需要聘請團隊,建立工廠,與各種硬件和軟件供應商談判交易,並且需要製定正確的溝通策略。 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可以做到。 該領域不乏退伍軍人。

印度品牌的回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要獲得市場份額,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產品公告(時間與感知的民族主義情緒相吻合)。 但印度品牌可能會捲土重來。

畢竟,他們以前來過這裡。 不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