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剪] 小米 11 Ultra:大,(相機)凹凸不平,結實,最好的?

已發表: 2021-05-04

有時你會覺得一個品牌只是抓住了它所擁有的一切最好的東西,然後把它扔進了一個單一的設備中。 小米似乎已經通過其 Mi 11 Ultra 做到了這一點。 它幾乎擁有最好的一切。 如此之多,以至於將它們全部壓縮到一個緊湊的框架中是不可能的。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9

目錄

那個攝像頭凸起……不僅僅是一個攝像頭凸起

啊,這讓我們想到了手機最引人注目的非規格方面——它的設計。 最近,我們已經習慣了手機上的攝像頭顛簸。 但如果其他手機有顛簸,小米 11 Ultra 有一個減速器。 背面的攝像頭單元實際上就像放在陶瓷地板上的黑色平板(是的,背面是陶瓷的——這款旗艦產品沒有玻璃、玻璃或碳酸鹽)。 你幾乎覺得你可以把它從手機上摘下來,因為它似乎是磁性附著在它上面的。 它非常突出,您可以將手機懸掛在某些表面(窗框、桌子邊緣等)上,儘管我們不建議這樣做。

相機單元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它實際上包裝得相當多。 有兩個大的圓形相機鏡頭,有趣的是,一個較小的矩形鏡頭(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在旗艦上看到這樣的鏡頭了),一個閃光燈和驚喜,驚喜,一個輔助 1.1 英寸AMOLED顯示屏,用於通知並構築奇怪的自拍照。 該相機/顯示單元幾乎就像一個獨立的實體,在其背面。 您可能喜歡或討厭它,但事實是它為手機賦予了非常獨特的身份。 您不可能將這款手機誤認為是其他手機。 我們得到了白色版本,它的深色攝像頭單元看起來非常醒目,給我們帶來了 Pureview 808 的感覺,儘管以更優雅的方式。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34

也就是說,當您將手機放回原位時,我們不喜歡手機靠在那個凸起上的方式,我們懷疑這些鏡頭也可能會弄髒。 事實上,多虧了後置顯示屏,這實際上可能是我們實際上可能更喜歡將面朝下放在桌子或表面上的第一款手機——它看起來更平整! 不過,這款手機的結構非常堅固,並且具有 IP68 等級,因此它實際上可以在水中扣籃。

有點頭重腳輕但很優雅,非常優雅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3

小米 11 Ultra 的正面和側面遵循了很大程度上可預測的設計模板。 正面有一個 6.81 英寸的高顯示屏,左上角有一個小打孔槽口,還有 Gorilla Glass Victus 保護。 右側有電源/顯示屏和音量搖桿,指紋掃描儀位於顯示屏下方而不是側面(噓!),而底座裝有 SIM 卡托盤和 USB C 型端口。 頂部和底部有揚聲器格柵,左側完全平坦。 頂部還有一個紅外端口,雖然沒有 3.5 毫米音頻插孔(我們猜旗艦不需要它們)。 老實說,我們本來希望有一個專用的相機按鈕,但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7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背面有相當壯觀的凸起,但小米 11 Ultra 並沒有特別厚——它是非常可觀的 8.38 毫米薄。 它絕對是高的一側,高度為 164.3 毫米,但又不是很寬(74.6 毫米)。 然而,背面的攝像頭/顯示屏凸起確實讓手機在握持時感覺有點頭重腳輕。 重量為 234 克,雖然手感很好——陶瓷的手感比玻璃或塑料好得多——但有時你確實會感覺手機的頂部實際上在搖晃,尤其是在打字時在縱向模式下。

它看起來很獨特,感覺很好,雖然重量分佈很奇怪,但我們想人們可以習慣它,因為……嗯,那個相機單元非常特別。

英雄硬件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5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說,小米幾乎在這款手機上扔了規格廚房水槽。 該顯示器是一個大型四路高清 6.81 英寸AMOLED DotDisplay,亮度峰值為 1700 尼特,具有非常高的 Display Mate 評級。 當然,這只是正面顯示。 背面還有一個較小的AMOLED顯示屏,用於自拍(這可能有點問題)並查看通知和時間。 老實說,我們認為背面的顯示屏有點不必要,因為它的功能有限,而且我們確信它會增加凹凸的大小,同時也會增加電池和資源的負擔,但是是的,它確實給了你通過將手機面朝下放置來保護相機凸起的選項(同樣,我們見過的唯一一款我們會考慮以這種方式放置的手機)。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10

其他規格也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你有一個Qualcomm Snapdragon 888 處理器,它在撰寫本文時與智能手機世界一樣好,支持 12 GB 的 LPDDR5 RAM 和 256 GB 的 UFS 3.1 存儲。 有由 Harmon Kardon 調音的高分辨率音頻支持,以及立體聲揚聲器。 放入一個支持 67 W 有線和無線充電的 5000 mAh 大電池,以及在Android 11 之上的MIUI 12,你就會擁有一個堆積如山的規格表,包括藍牙、Wi-Fi、GPS 和紅外線。

超級英雄相機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1

但如果小米 11 Ultra 的硬件是經典的Android旗艦產品,那麼攝像頭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實上,在紙面上,這些可能是我們在智能手機上見過的最強大的相機。 在大多數(非 Apple)品牌可能配備一個或兩個大型傳感器和一些次要傳感器(8兆像素超寬、5兆像素宏、2兆像素深度、-.1,98兆像素硝基)的時候……別問!),小米只是簡單地採用了 iPhone 的公式,背面有三個攝像頭,這三個攝像頭如此均衡,以至於稱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是次要的似乎是不公平的。

當然,新聞製造者是“智能手機上最大的攝像頭傳感器”,即 50兆像素三星 GN2 傳感器,帶有 8 片鏡頭和 1/1.12 英寸傳感器。 然後是兩個半英寸 48兆像素的 Sony IMX 586 傳感器,一個提供 128 度超寬視角,另一個提供 5 倍光學變焦。 背面的那個矩形鏡頭——那是變焦(長焦)相機。 50兆像素的主傳感器和 48兆像素的長焦也都具有OIS 。 而且 48兆像素超寬還具有自動對焦功能,某些超寬傳感器有時會缺少這種功能。 這三款相機都能夠拍攝 8K 視頻。 明白為什麼我們想要一個專用的相機按鈕了嗎? 有了所有這些肌肉,如果有一個專門用於捕捉或錄製視頻的按鈕,而不是試圖點擊屏幕或使用音量鍵,那就太好了。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25

還有很多拍攝模式和特殊功能,但我們會保持簡單:無論您在小米 11 至尊紀念版上使用哪種相機,您都可能使用的是高質量、高像素的傳感器。 即使在 50兆像素模式下拍攝,您也可以在它們之間切換。 這本身就讓手機現在處於自己的一個區域(三星曾嘗試過與 S20 Ultra 稍微類似的東西,但它的初始實現有點狡猾),至少在Android世界中是這樣。 就純像素而言,Vivo X60 Pro+ 確實在範圍之內,其 50像素主傳感器、48像素超寬傳感器和 32像素遠攝傳感器(以及額外的 8像素傳感器)以及蔡司光學元件,但差距在這三者之間的性能在紙上比在 Mi 11 Ultra 上更明顯。 事實上,20兆像素的自拍相機似乎有點多餘,因為您可以使用任何後置攝像頭進行自拍,而背面的微型AMOLED顯示屏稍有幫助。 老實說,令人懷疑小米是否可以簡單地殺死這款手機上的那個缺口。 嗯……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高價,但非常獨特

[First Cut] Xiaomi Mi 11 Ultra: Big, (Camera) Bumpy, Beefy, and the Best? - mi 11 ultra review 39

69,999 盧比是不是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只有經過我們的審查,我們才能確定。 但純粹從紙面上看,小米 11 Ultra 以這個價格提供了一些驚人的硬件,並且幾乎滿足了你能想到的每一個旗艦盒子。 是的,它的設計會引起嚴重的分歧,但在紙面上,它必須是大多數部門的Android世界中最精良的手機之一。 並且很容易成為相機區域中最強大的一個。 事實上,在紙面上,它的包裝足以匹配甚至超過三星 Galaxy S21 Ultra(Android 的常駐高級旗艦),如果這不能告訴你什麼,那就什麼都不會。

2021年最有趣、造型最獨特的旗艦,從小米的港口起航了。 我們的評論將揭示這次航行在績效方面是否成功。 是的,我們還將對該設備進行特殊的相機審查

敬請關注。 這肯定會……很有趣。